3月20日-24日,德国总理高克应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邀请,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。消息传出的这两天来,”工业4.0“概念,在资本市场被热炒,因为有分析认为,高克访问期间,中德有望加强工业4.0合作。
中德双方将推进制造业务实合作
德国吹响工业革命4.0的号角之后,去年,在李克强总理的推动下,中国也出台了《中国制造2025》的大展战略,德国工业4.0有很多地方是契合的,内容上是有交集。所以,这个高克总统访华,在工业革命中,中德会有一些具体措施,包括双方见一个更广阔的研发平台,包括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,参与到共同的课题研发中等等。
去年10月,德国总理默克尔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,”创新“成为两国对话的重要议题。双方有关组织明确以中国以北地区作为重要合作基地,支持双方企业参与中德(沈阳)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,打造”中国制造2025”与“德国工业4.0”对接合作平台。
发展智能制造中德有契合点
那么”中国智能制造“与德国“工业可以4.0”,究竟在哪些领域可以对接呢?
德国“工业4.0”概念认为,物联网和制造业服务化宣告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。而以“互联网+”为核心,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,也正是推进“中国制造2025”的主线。要实现智能制造,具体方向上有十大领域,德国在很多方面都有一些优势。包括高端的装备制造、机器人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、新材料等等。
供需矛盾是中国制造业的痛点
说到这里:我们看一组数据:近四年,我国居民境外消费年均增长25%以上,去年中国买走全球46%的奢侈品。这组数据背后,是我们制造业的痛点——生产与消费面临的供需矛盾,一面是低端供给的严重过剩,另一面则是中高端需求得不到满足。
向美国创新,向德日学精细化
那么,我们从制造大国,向制造强国发展的过程中,可以向德国、日本、美国这些位于世界制造业第一梯队的强国借鉴什么呢?
美国的优势主要在研发领域,核心技术基本上控制在美国手中;从产品上来看,德国、日本的制造能力,产品的精细化程度,都是比较高。而我们的很多产品,材料很好,工业等也都可以,就是精细化,与德国、日本的差距还很大。
最后,很期待此次访华,能够更进一步的推动”中国智能制造2025“迈出新的”篇章“,能够让工4.0和中国智能制造2025更好的对接。